联系人:李经理
电话:400-110-1861
手机:13111366777
邮箱:2807195589@qq.com
地址: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太子
井乡石坡头村
发布日期:2019-10-30 编辑: 点击:11246
我们常说「五谷杂粮」,但五谷到底是哪五谷?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说法,《孟子腾文公》称五谷为「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」,稻即稻米;黍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玉蜀黍,而是黍米,属于小米的一种;稷也是一种小米;麦指的是大麦、小麦;至于菽指的就是大豆。随着时间的演进,粮食作物供应也有了转变,现在所说的五谷杂粮通常指的是稻谷、麦、高梁、大豆、玉米,而现在我们习惯性地将米、麦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,因此五谷杂粮可以泛指所有的粮食作物。
常见的杂粮有燕麦、薏仁、菜豆、黄豆、黑豆等,因为生长期短、可粗放、耐旱等特质,在干燥少雨的气候里,特别适合杂粮作物的生长。现在市面上,早已可买到来自世界各地、不同品种风味的杂粮,但我们的农民,仍有不少人坚持栽种属于在地特有的作物,例如:红宝石般的红藜为台湾原生种之植物,在2008年正名为「台湾藜」,目前在花莲、台东等地区还有原住民朋友持续在耕种,这台湾藜个头虽小,但营养价值可是不可小觑,不仅含有高蛋白质、高膳食纤维,连钙含量都特别丰富;
原住民的小米耐旱、耐瘠且容易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,是原住民最神圣的作物;台湾的籼稻历史悠久,其热量低、高纤维的特性和Q弹可口、颗粒饱满的梗稻(蓬莱米)各有千秋,虽然现在台湾人多食用梗稻煮成的白饭,但只有用籼稻作成的碗粿才吃得到古早的传统好味道。除此之外,许多农友仍持续在田里撒下大豆的种子,希望可以让民众喝到「尚青」的台湾黄豆制成的豆浆以及用到本土黑豆发酵成的手工豉油,藉由这些食物,传承旧时台湾的古早味,也为台湾的粮食自给率尽一分心力。
五谷杂粮因为其丰富的营养以及独特的风味,常被广泛拿来加工制成各种食品,再以不同的样貌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。香醇的豉油是用一颗颗黑豆制曲发酵而成;冬夜里迷人的麻油鸡、麻油面线,透过小小的胡麻高温压榨出麻油,为美食画龙点睛;中秋不可少的绿豆椪,绵密馅料来自于煮熟捣匀的绿豆;用米磨成的「米粉」,池上乡农会用它作出口感Q弹、有饱足感的「米蛋糕」,成为常年热销商品;黄澄澄的玉米甚至跳脱食物的行列,跃升为环保可分解的容器,用来盛装各式菜肴。细细数来,才发现原来五谷杂粮早已融入于我们的饮食文化中。